[色五月激情五月亚洲综合]酒店康乐室内设计(西安w酒店室内设计)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的问题,色五月激情五月亚洲综合,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在做酒店设计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红专设计总结出来的呢有这些1、大堂设计
大堂往往能给人第一印象,也是一个酒店设计的基调。大堂设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酒店的客房数和其它相关公共空间组织。
2、总服务台
3、电梯设置
电梯应设置在很容易看到的地方。考虑客房层数和位置,最好把电梯设在走廊的中部,方便旅客无论从客户任何方向过来都觉得方便,一般左右各布置2-3部电梯
4、客房走廊
走廊的设计避免狭长,可通过添加照明和装饰的设计。照度适宜,以客人可以清晰地看见房间门牌号为佳,同时也能减少光线不足引起的安全感问题。
5、客房设计
从感官方设计出发,星级酒店可以考虑4.2米X8米的尺寸设计,这是个比较舒适的尺寸,客户感官体验良好,同时也有利于地下车位的布置。
6、宴会厅
净高通常都在6米以上,当不需要过大空间时,可用活动隔墙将大空间分成几个小空间。注意隔墙的隔声效果。
7、康乐中心
康乐中心设计应该包括健身、健美、桑拿及游泳等项目。
二、后馆设计:
1、货物 管理好货品包括进货、卸货、验收、储存等的工作,以免遗失。
2、安防 对后勤区、储藏间、厨房、办公室能看到的位置进行监控,考虑旅客安全为首要目的。
3、客房服务 加强总服务台质量和保安监控保障旅客安全。
4、厨房、洗衣房
对厨房,洗衣房的设计要有足够的灵活面积。保证厨房设计的整体性、便捷性、安全性和前瞻性。充分处理好通风、排气功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装修设计
酒店装修设计与酒店建筑设计完美结合,完整衔接。
西安中兴和泰酒店的康乐
位于酒店裙楼的KTV大厅,以戏剧院风格结合现代时尚室内设计,创新引进国际顶级娱乐设备,在这里,您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感官冲击,或在舞台中央一展歌喉、纵情高歌,或去吧台品尝一瓶最爱的啤酒,共同享受西安高新区华丽夜生活的最佳新去处。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10号(唐延南路与南三环交叉处向南300米)
Adress:No.10 Tangyan South Road High Technology District Xian P.R.China
酒店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空间要素。空间的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基本的任务。要勇于探索时代、技术赋于空间的新形象,不要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2.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用色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3.光影要求。人类喜爱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阳光直接引入室内,以消除室内的黑暗感和封闭感,特别是顶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内空间更为亲切自然。光影的变换,使室内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多种感受。
还有几点忘记了,是在一个设计网站看到的
酒店特色客房的开发设计
开发、设计特色客房必须勇于创新,做到标新立异、富于变化,使开发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具体开发设计时,笔者认为可以从创新、市场、效益、文化、绿色等基本原则着手:
1、创新原则
酒店竞争日趋激烈,酒店的经营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酒店业也是没有专利权的行业,任何一种新产品都会很快被模仿、被普及,客房也不例外。因此酒店经营者不能因为暂时处于领先地位而沾沾自喜,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就必须不断自我否定、以变应变、创造特色,即要不断创新。开发特色客房本身就是创新,经营者要从观念、技术、设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营销等方面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来。
2、市场原则
当然,创新的前提是满足客人的需要。酒店在开发特色客房之前,首先应分析本酒店的客源类型:所接待的客人有哪些类型?各类客人所占比例各为多少?其中哪一类客人是本酒店最主要的客人?是商务客人,还是会议、旅游、休闲度假客人?因为不同类型的客人目的不同,需求也不同,酒店在客房产品的开发、设计、装潢、布局等方面就应有所区别。市场需求对于特色客房的开发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如果开发的特色客房能适应市场需求,那么它就是有生命力的。因此,开发特色客房一定要有市场意识,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了解掌握客人的现实需求,并能根据市场发展的规律较为准确地预测客人的潜在需求,通过特色客房产品的开发来引导客人的消费,使酒店的经营更为主动。
3、效益原则
酒店开发特色客房不能盲目,应在市场原则的基础上考虑投资效果,即产出与投入的比例关系。现代酒店追求的应该是综合效益,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追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特色客房产品开发投入时,必须进行前期可行性分析,分析酒店在人、财、物等资源投入后可能会产生的效果。如果能在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那么这样的开发是科学的,是可行的,否则就是盲目的无效的投入,这样的开发是不科学、不可行的。因此酒店特色客房的开发必须遵循效益的原则。
4、文化原则
特色客房的风格定位应与酒店的形象、文化背景紧密相连。在开发设计客房产品时,应注重吸收本地、本民族和民俗的母体文化,使客房在类型的设计、设施用品的配置、服务项目及方式的确立等方面处处体现本酒店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个性。为什么香港半岛酒店如此著名,入住率如此高,不仅仅是由于那传统的建筑风格以及酒店先进的设施。更重要的是那悠久的历史所沉淀下来的酒店氛围,无疑这是吸引人们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氛围是她所特有的。因此,经营管理者要研究酒店所在地“文化”,包括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脉,在酒店建造或重新改建的最初方案设计阶段就能及时、有效地与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这时如能准确、合理地定位好酒店的文化内涵,酒店就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魅力,从而带给客人不仅是生理上,还有情绪上甚至是心灵上的享受。
5、绿色原则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旅游业的发展依赖当地的环境状况,酒店业作为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对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努力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发展并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客房是酒店必不可少的设施和主要组成部分,是酒店的核心产品,所以在客房设计中一定要高举环保、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旗,为客人设计生产出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排放、预防环境污染、符合环保要求的、高质量的客房产品。 在上述创新、市场、效益、文化、绿色等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客房产品的开发设计,从而增加客房的特色。
1、观念上的开发设计
目前国内大多数酒店客房无论从功能、面积、户型设计到客房色彩设计、布艺设计、家具风格设计、电器配置、用品选择等方面的做法上都惊人的相似,造成客房产品的雷同,缺少新意与变化,很难让客人感到惊喜,严重影响了酒店的品质。
客房是酒店创造效益的主要部门,客人入住酒店,大部分时间均在客房度过,面对生活水准和鉴赏力都日渐提高的客人,笔者认为客房产品的开发与设计首先应该是观念上的突破,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认为书上是这么说的,权威人士也是这么说的,别人都是这么做的,我们以前是这么做的就不敢有所创新。要进行开放性思维,要做别人不曾想到、别人想做未做或不敢做、不愿做的事。
2、客房类型的开发设计
特色客房是指根据本酒店实际情况、本地综合资源及不断发展变化的客人需求而特别设计和布置的客房。它可以是单间,可以是套间或是整个楼层。酒店可以设计一些民族特色房、残疾人客房、无烟客房、女士客房、儿童客房、蜜月客房、安眠客房、工作室单间、工作室双人间等新型客房。也可以为同类消费客人,利用某些楼层的全部或一部分客房,集中设置成特色楼层。如商务楼层、超豪华楼层、无烟楼层、女士楼层等。
3、客房风格的开发设计
酒店作为一个满足宾客“吃、住、行、游、购、娱”多种需求的经济实体,客房管理者除了设计不同类型的客房以外,还应在风格设计上突出特色,以充分体现当地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或酒店独特的装饰风格。如可充分利用独特的家具造型和装饰材料、独有的民间工艺等,使客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受,从而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象云南傣族,以小纸伞和竹子为典型代表,竹楼配上小伞作装饰物,放一曲葫芦笙吹奏的背景音乐,客人便感觉到了孔雀之乡;白族以蜡染工艺为代表,铺上蜡染的桌布,挂上蜡染的民族风情画,略加点缀便来到了“金花”的故乡;游牧民族以毡房风格为代表,把墙壁做成毡房风格,挂上放牧用具及一些动物皮毛,有一种粗犷豪放的感受;如新疆是维吾尔族较多的一个地方,可以将客房布置成维吾尔族民居风格:在室内砌实心土炕,高约一尺,供起居坐卧,墙上开壁龛,内置食物和用具,在墙上挂一壁毯等等,以满足客人的猎奇心理,增加他们对维吾尔族民居生活的体验。
4、客房设备设施与用品的配备
一般情况下宾客下榻酒店,客房逗留的时间是最长的,客人对客房的要求远比对大堂、餐厅等场所的要求更细、更高。客房设计一定要有创意,无论是空间造型、色彩组织,还是灯具、家具、工艺品、五金制品和客用品的配备,只要是打破常规富于创新的,客房的魅力和价值就会极大地提高。但是如果客房布局反差太大,设备设施、用品配备不当,则会使客房失去轻松柔和、宁静舒适的气氛。因此客房设计、布置要最大限度体现对客人的关怀,在客房设备设施与用品的具体配备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与客房的类型、档次、风格相适应。如家具的风格、布件的色彩花纹要统一,客用品、装饰品配备的数量要恰当,物品的摆放组合要符合形式美的规律,要考虑其比例、匀称、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特点。
二要注意实用。客房布局应本着实用的原则来满足客人的需求。有的酒店把客房装点的富丽堂皇,宾客用品名目繁多,有的包装还特别考究,里三层外三层,客人得费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将物品取出使用,这样反而给客人带来了不便;有的客用品过于工艺品化,容易损坏且不利于清洁,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客房的所有用品都要含有实用和美观两种功能,但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美观,既能满足客人使用的要求,又能满足客人审美的要求。笔者认为两者的关系不能颠倒,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三要注意安全。即指设计布置必须安全可靠。客房设备应具有必要的安全标志。如电器的自动切断电源装置、冷热水龙头标志、家具饰物应防火阻燃,还要具备防滑、防盗、防碰撞等性能,安全设备的要配置齐全、完好,所有的客用品均应包装完好,在保质期内,与客人身体直接接触的物品要经过严格消毒等。
四要注意环保。客房经营管理者应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在酒店设施设备配置、客用品选用等方面尽量采用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排放、预防环境污染、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与产品。如选择那些同意将其产品废弃物减少到最小程度的供货商,或要求生产厂商将非必要的包装减少到最低限度或再次利用包装;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材料;选用可再生性客用品;将垃圾分类处理,注意回收旧报纸、易拉罐和玻璃瓶等;在客房中注意使用各种节能、低噪音设施及节能新技术。
五要注意舒适。客房布置的另一个原则是让客人感到舒适。一般讲来,客房的面积越大,舒适度就越高。对于一个标准间而言,国际上流行宽3.6-4.2M,长为7.6-10M的房间;床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客人在房间里使用最长时间的地方,一定要大而且质量要高;座椅沙发要符合人体坐式曲线,使腰部和腿部感到舒适;另外家具的摆放也要利于客人行走,满足客人在房内的生活起居需要;卫生间要配置淋浴、浴缸、洗脸盆和坐便器等设备,而且最好做到干湿分区,这样,一个标准间有两人入住时就不会有同时上卫生间的尴尬了。窗子的大小也很关键,通常离地不宜太高,不高于0.7米,高宽比以1比2 为好。美国里纳尔多国际室内装璜公司的总裁里纳尔多指出:“那种把电视机和传真机隐藏在大柜子里的设计是不妥当的,我们的客人并不希望讲究到要开了‘门’ 才能看电视、发传真的程度”。
六要注重新技术的采用。酒店要不断的定期进行更新改造。因为今天的客人希望本世纪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能够被应用到酒店、客房中,能够被他们所使用,如:现代的感应电视及立体可视电话,迷你型电脑,模拟游戏设备,电子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完善,电视节目与国际互联网的更深入接驳技术,数字化图书馆及阅览室,配套无线宽带上网功能,光线唤醒技术,无匙门锁系统,虚拟现实的窗户,自动感应系统,“白色噪音”(客人可选择能使自己感到最舒服的背景声音),客房内虚拟娱乐中心,健身设备,电子控制的床垫,光电幕墙, 营养学家根据客人身体状况专门设计的食谱,等等。
针对未来的旅游者需求,特别是针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客房将被设计得更适合老年人,如触摸式可调节的灯光,更方便使用的把手,更好的淋浴设备等。
5、客房服务项目与方式的设计
在设计客房服务项目与方式时,必须遵循适合与适度原则的原则。所谓适合就是要适合客人在酒店住宿期间要求整洁、宁静、安全、方便、尊重的基本要求;所谓适度原则就是要求酒店考虑到自身的档次,突出自己特有的风格,体现“物有所值”的经营观念。酒店档次不同,房价不同,客房设立的服务项目数量不等,服务规格有高低,服务方式也有差异。
客房作为客人休息、睡眠的区域,必须为客人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同时客房作为客人的私人领域,宾客们往往不愿让别人干扰自己的私生活的。客人住店期间,喜欢按自己的习惯安排起居。因此,客房服务不能像餐饮、康乐服务那样,注重场面的渲染,服务于客人眼前,忙碌于左右,而应给客人留出更多的私密空间,不过多地打扰客人,根据客人的个性需要,站在客人的立场上为其提供服务,让客人感到酒店处处都在为自己服务却看不到服务的场面,又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方便、称心。因此酒店应在为客人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服务的基础上,设计出定制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客房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6、客房营销设计
营销活动是酒店为了使客人满意,并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酒店营销包括外部营销和内部营销两个方面,客房营销也不例外。外部营销是指酒店专业营销人员在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策划工作,利用关系营销、网络营销、主题营销等方式方法进行的各种活动。而内部营销一般是指非专业营销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在完成本职工作过程中的营销活动。它往往是指酒店的服务营销。服务营销要求酒店员工及时了解酒店产品的信息,在岗位上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并利用工作机会向客人推荐本部门或其他部门的产品。在客房营销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内、外营销,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更好地实现酒店及客房的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入住酒店并不只是为了有一栖身之地,而是希望获得一种经历,获得精神上、文化上的享受。作为酒店经营管理者,只有通过不断吸取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不断补充和发展传统,不断开发设计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客房产品,满足客人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从而培养忠诚顾客,取得较好的效益。
求最新酒店旅馆设计规范 谢谢
JGJ62-90旅馆建筑设计规范(3.18)主编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
国家旅游局
施行日期:1990年12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310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科字第153号文及(84)城设字第162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主编的《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经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62-90,自1990年12月1日起施行。在施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规定。
建设部
商业部
国家旅游局
1990年6月20日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为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至少设有20间出租客房的城镇旅馆建筑设计。有特殊需求的旅馆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
第1.0.4条旅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 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基地。
一、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二、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三、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第2.0.2条总平面。
一、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具体环境,妥善处理与市政设施的关系。
二、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
三、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四、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五、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六、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便于维护和检修。
七、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
八、基地内应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
第三章 建筑设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3.1.1条公共用房及辅助用房应根据旅馆等级、经营管理要求和旅馆附近可提供使用的公共设施情况确定。
第3.1.2条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做到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保证客房及公共用房具有良好的居住和活动环境。
第3.1.3条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第3.1.4条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
第3.1.5条采暖地区的旅馆客房部分的保温隔热标准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第3.1.6条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应采取防火、隔声、减震等措施。
第3.1.7条室内应尽量利用天然采光。
第3.1.8条电梯。
一、一、二级旅馆建筑3层及3层以上,三级旅馆建筑4层及4层以上,四级旅馆建筑6层及6层以上,五、六级旅馆建筑7层及7层以上,应
设乘客电梯。
二、乘客电梯的台数应通过设计和计算确定。
三、主要乘客电梯位置应在门厅易于看到且较为便捷的地方。
四、客房服务电梯应根据旅馆建筑等级和实际需要设置,五、六级旅馆建筑可与乘客电梯合用。
五、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3.1.9条当旅馆建筑中采用方便残疾人设施时,应符合现行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 客房部分
第3.2.1条客房。
一、客房类型分为:套间、单床间、双床间(双人床间)、多床间。
二、多床间内床位数不宜多于4床。
三、客房不宜设置在无窗的地下室内,当利用无窗人防地下空间做为客房时,必须设有机械通风设备。
四、客房内应设有壁柜或挂衣空间。
五、客房的隔墙及楼板应符合隔声规范的要求。
六、客房之间的送风和排风管道必须采取消声处理措施,设置相当于毗邻客房间隔墙隔声量的消声装置。 七、天然采光的客房间,其采光窗洞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不应小于1∶8。
八、跃层式客房内楼梯允许设置扇形踏步,其内0.25m处的宽度不应小于0.22m。
第3.2.2条客房净面积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
第3.2.3条卫生间。
一、客房附设卫生间应符合表3.2.3—1的规定。
二、对不设卫生间的客房,应设置集中厕所和淋浴室。每件卫生器具使用人数不应大于表3.2.3—2的规定。
三、当卫生间无自然通风时,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排气措施。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客房净面积(㎡) 表3.2.2
建筑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单床间121098----
双床间201614121210
多床间每床不小于4
注:双人床间按双床间考虑。
客房附设卫生间 表3.2.3—1
建筑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净面积(㎡)≥5.0≥3.5≥3.0≥3.0≥2.5--
占客房总数百分比(%)1001001005025--
卫生器具件数(件)不应少于3不应少于2--
每件卫生器具使用人数 表3.2.3—2
洗脸盆
或水龙头大便器小便器
或0.6m长
小便槽淋浴喷头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温暖地区
炎热地区
男使用人数60人以下1012122015
超过60人部分1215152518
女使用人数60人以下810--1510
超过60人部分1012--1812
四、卫生间不应设在餐厅、厨房、食品贮藏、变配电室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潮要求用房的直接上层。
五、卫生间不应向客房或走道开窗。
六、客房上下层直通的管道井,不应在卫生间内开设检修门。
七、卫生间管道应有可靠的防漏水、防结露和隔声措施,并便于检修。
第3.2.4条室内净高。
一、客房居住部分净高度,当设空调时不应低于2.4m;不设空调时不应低于2.60m。
二、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为客房时,应至少有8㎡面积的净高度不低于2.4m。
三、卫生间及客房内过道净高度不应低于2.1m。
四、客房层公共走道净高度不应低于2.1m。
第3.2.5条客房层服务用房。
一、服务用房宜设服务员工作间、贮藏间和开水间,可根据需要设置服务台。
二、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消毒间;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有消毒设施。
三、客房层全部客房附设卫生间时,应设置服务人员厕所。
四、客房层开水间应设有效的排气措施;不应使蒸汽和异味窜入客房。
五、同楼层内的服务走道与客房层公共走道相连接处如有高差时,应采用坡度不大于1∶10的坡道。
第3.2.6条门、阳台。
一、客房入口门洞宽度不应小于0.9m,高度不应低于2.1m。
二、客房内卫生间门洞宽度不应小于0.75m,高度不应低于2.1m。
三、既做套间又可分为两个单间的客房之间的连通门和隔墙,应符合客房隔声标准。
四、相邻客房之间的阳台不应连通。
第三节 公共部分
第3.3.1条门厅。
一、门厅内交通流线及服务分区应明确,对团体客人及其行李等,可根据需要采取分流措施;总服务台位置应明显。
二、一、二、三级旅馆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会客、外币兑换、邮电通讯、物品寄存及预订票证等服务设施;四、五、六级
旅馆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接待等服务设施。
第3.3.2条旅客餐厅。
一、根据旅馆建筑性质、服务要求、接待能力和旅馆邻近的公共饮食设施水平,应设置相应的专供旅客就餐的餐厅。
二、一、二级旅馆建筑应设不同规模的餐厅及酒吧间、咖啡厅、宴会厅和风味餐厅;三级旅馆建筑应设不同规模的餐厅及酒吧间、咖啡
厅和宴会厅;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设餐厅。
三、一、二、三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的一级餐馆标准;四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二级餐
馆标准;五、六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三级餐馆标准。
四、为旅客就餐的餐厅座位数,一、二、三级旅馆建筑不应少于床位数的80%;四级不应少于60%;五、六级不应少于40%。
五、旅客餐厅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上述各款规定外,还应按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餐馆部分的规定执行。
第3.3.3条会议室。
一、大型及中型会议室不应设在客房层。
二、会议室的位置、出入口应避免外部使用时的人流路线与旅馆内部客流路线相互干扰。
三、会议室附近应设盥洗室。
四、会议室多功能使用时应能灵活分隔为可独立使用的空间,且应有相应的设施和贮藏间。 第3.3.4条商店。
一、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有相应的商店;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设小卖部。设计时可参照现行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执行。
二、商店的位置、出入口应考虑旅客的方便,并避免噪声对客房造成干扰。
第3.3.5条美容室、理发室。
一、一、二级旅馆建筑应设美容室和理发室;三、四级旅馆建筑应设理发室。
二、理发室应分设男女两部,并妥善安排作业路线。
第3.3.6条康乐设施。
一、康乐设施应根据旅馆要求和实际需要设置。
二、康乐设施的位置应满足使用及管理方便的要求,并不应使噪声对客房造成干扰。 三、一、二级旅馆建筑宜设游泳池、蒸汽浴室及健身房等。
第四节 辅助部分
第3.4.1条厨房。
一、厨房应包括有关的加工间、制作间、备餐间、库房及厨工服务用房等。
二、厨房的位置应与餐厅联系方便,并避免厨房的噪声、油烟、气味及食品储运对公共区和客房区造成干扰。
三、厨房平面设计应符合加工流程,避免往返交错,符合卫生防疫要求,防止生食与熟食混杂等情况发生。
四、厨房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上述各款规定外,还应按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厨房部分的规定执行。
第3.4.2条洗衣房。
一、各级旅馆应根据条件和需要设置洗衣房。
二、洗衣房的平面布置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污衣入口及洁衣出口,并避开主要客流路线。
三、洗衣房的面积应按洗作内容、服务范围及设备能力确定。
四、一、二、三级旅馆应设有衣物急件洗涤间。
第3.4.3条设备用房。
一、旅馆应根据需要设置有关给排水、空调、冷冻、锅炉、热力、煤气、备用发电、变配电、防灾中心等机房,并应根据需要设机修、
木工、电工等维修用房。
二、设备用房应首先考虑利用旅馆附近已建成的各种有关设施或与附近建筑联合修建。
三、各种设备用房的位置应接近服务负荷中心。运行、管理、维修应安全、方便并避免其噪声和振动对公共区和客房区造成干扰。
四、设备用房应考虑安装和检修大型设备的水平通道和垂直通道。
第3.4.4条备品库。
一、备品库应包括家具、器皿、纺织品、日用品及消耗物品等库房。
二、备品库的位置应考虑收运、贮存、发放等管理工作的安全与方便。
三、库房的面积应根据市场供应、消费贮存周期等实际需要确定。
第3.4.5条职工用房。
一、职工用房包括行政办公、职工食堂、更衣室、浴室、厕所、医务室、自行车存放处等项目,并应根据旅馆的实际需要设置。
二、职工用房的位置及出入口应避免职工人流路线与旅客人流路线互相交叉。
第四章 防火与疏散
第4.0.1条旅馆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现行的防火规范外,还应符合本章的规定。
第4.0.2条高层旅馆建筑防火设计的建筑物分类应符合表4.0.2的规定。
建筑物的分类 表4.0.2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50m一类一类二类二类二类二类
>50m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一类
第4.0.3条一、二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电梯的设置等均应按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第4.0.4条集中式旅馆的每一防火分区应设有独立的、通向地面或避难层的安全出口,并不得少于2个。
第4.0.5条旅馆建筑内的商店、商品展销厅、餐厅、宴会厅等火灾危险性大、安全性要求高的功能区及用房,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或设
置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并设置必要的排烟设施。
第4.0.6条旅馆的客房、大型厅室、疏散走道及重要的公共用房等处的建筑装修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并严禁使用燃
烧时产生有毒气体及窒息性气体的材料。
第4.0.7条公共用房、客房及疏散走道内的室内装饰,不得将疏散门及其标志遮蔽或引起混淆。
第4.0.8条各级旅馆建筑的自动报警及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应符合现行的《火实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
范》的规定。
第4.0.9条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便于维修和管线布置最短的地方,并应设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第4.0.10条消防控制室应设外线电话及至各重要设备用房和旅馆主要负责人的对讲电话。
第4.0.11条旅馆建筑应设火灾事故照明及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其设置标准及范围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
第4.0.12条电力及照明系统应按消防分区进行配置,以便在火灾情况下进行分区控制。
第4.0.13条当高层旅馆建筑设有垃圾道、污衣井时,其井道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装置。
第五章 建筑设备
第一节 给水排水
第5.1.1条给水排水设计除应符合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及防火规范外,还应符合本节的各条规定。
第5.1.2条给水。
一、给水设计应有可靠的水源和供水管道系统,以满足生活和消防用水要求,当仅有一条供水管或供水量不足时,应按有关防火规范和
生活供水要求设置蓄水池。
二、生活用水定额应符合表5.1.2的规定。
生活用水定额 表5.1.2
建筑等级用水量(升炖最高日?每床)小时变化系数
一级、二级400~5002.0
三 级300~400
四级、五级200~300
六 级100~2002.5~2.0
注:食堂、洗衣房、游泳池、理发室及职工用水等用水定额应按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执行。
三、客房卫生间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的静水压,最高不宜超过350kpa(3.5kg/C㎡),水压超过上述规定时,应考虑分区供水或设减压装置.
四、水箱间和水泵房位置应尽量避免与客房及需要安静的房间(电子计算机房、消防中心等房间)毗邻,并应便于维修和管理。泵房及设
备应采取消声和减震措施。高层建筑的水泵出水管应有消除水锤措施五、贮水池、高位水箱应有防污染措施,且容积不宜过大,以防水质变坏。
六、采用非饮用水做冲洗和浇洒等用水时,应有明显的标志,非饮用水管道不得与饮用水管道相连。
第5.1.3条 排水。
一、排水系统应根据室外排水系统的制度和有利于废水回收利用的原则,选择生活污水与废水的合流或分流。
二、地下室排水泵宜采用潜水泵,自动开、停。
三、厨房宜采用明沟排水。
第5.1.4条 热水。
一、热水系统应优先采用废热和城市热力管道为热源。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但一、二级旅馆建筑应有备用热源。加热设
备宜采用容积式热交换器,并有一定贮备量。
二、生活热水用水定额应符合表5.1.4的规定。
生活热水用水定额 表5.1.4
建筑等级65℃热水(升/最高日?床)
一级、二级160~200
三 级120~150
四级、五级100~120
六 级50~100
注:①食堂、洗衣房、游泳池、理发室及职工用水等用水定额应按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执行。
②表内所列用水量已包括在表5.1.2生活用水定额中。
③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小时耗热量;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根据使用热水的计算单位数、用水户额计算;四、五、六级及用于会
议的旅馆按卫生器具数、同时使用百分数计算。
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加热前是否需要软化,应根据水质、水量、使用要求等确定。
四、热水系统各用水点处的水压应与该处冷水水压基本相同,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与冷水系统相同。 五、热水管道应设机械循环系统,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连续供应热水,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宜定时供应热水。
第二节 暖通空调
第5.2.1条暖通空调设计除应符合现行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各条规定。
第5.2.2条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空调;四级旅馆建筑在夏季宜设降温空调;五、六级旅馆建筑不宜设空调。室内暖通空调设计参数
及噪声标准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第5.2.3条空调系统。
一、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和温暖地区(沿海地区除外)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客房的新风系统应有加湿措施。
二、客房内卫生间应保持负压。
三、一、二级旅馆建筑门厅出入口宜采用冷、热风空气幕;三、四级旅馆建筑宜采用循环风空气幕。
四、餐厅、宴会厅、商店等公共部分宜采用低速空调系统;三、四级旅馆建筑可采用独立机组空调。厨房宜采用直流式低速通风或空调
系统。
五、厨房应保持负压,餐厅应维持正压。
六、新风系统宜采用二次过滤措施。
七、严寒地区公共建筑物宜设值班采暖。
第5.2.4条冷源、热源。
室内暖通空调设计参数及噪声标准 表5.2.2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夏季冬季
温度
(℃)客房24-252225-262226-272027-2820--18--18
餐厅、宴会厅24-252224-252226-272026-2720--18--18
相对湿度
(%)客房50-6040-5055-6540-50<65≥40--
餐厅、宴会厅50-6040-5055-6540-50<65≥40
新风量
(/h?p)客房504030--
餐厅、宴会厅252020
停留区
风 速
(m/s)客房≤0.25≤0.15≤0.25≤0.15≤0.25≤0.15--
餐厅、宴会厅≤0.25≤0.15≤0.25≤0.15--
空 气
含尘量
(mg/)
客房<0.20<0.35--
餐厅、宴会厅<0.35
噪声标准
(NR)客房30353550--
餐厅、宴会厅35404055
一、严寒地区空调冷源宜优先考虑利用室外空气。
二、严禁采用氨制冷机,有条件时宜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三、空调冷、热水管的系统环路,应按建筑层数、使用规律及设备承受压力大小划分。
四、系统环路宜采用同程式系统,如采用导程式系统时,宜装设平衡阀。
五、冷冻水和冷却水应采取水质控制措施,蒸发器及冷凝器水侧的污垢系数应不大于0.001k㎡℃炖Kcal(0.086㎡℃/kw)。
第5.2.5条排烟、排风。
一、防排烟设计除应符合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外,四季厅内应考虑排烟,并宜与通风系统相结合,排烟量不小
于4次/h的换气量。
二、空调系统的新风与排风系统宜设冷热量回收装置。
三、地下室排水泵房及设备用房等应设机械排风。
四、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宜采用水路自动调节控制;四级旅馆建筑仅开停风机控制。
第三节 电气
第5.3.1条供电电源除应按现行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程》及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根据旅馆建筑等级、规模的不同,用电负荷分为三级,并应符合表5.3.1—1的规定。
二、一、二级旅馆建筑及三级高层旅馆建筑宜设应急发电机组,其发电机容量应能满足消防用电设备及事故照明的使用负荷。
三、在一、二级旅馆建筑中,由于电压偏移过大而不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有载自动调压变压器或采用其它调压措施。
四、用电负荷的确定,宜采用需用系数法,其需用系数及自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用电负荷等级表5.3.1—1
一、二级三级四、五、六级
电子计算机、电话、电声及录像设备电源、新闻摄影电源及部分旅客电梯等
地下室污水泵、雨水泵等
宴会厅、餐厅、康乐设施、门厅及高级客房等场所照明设备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
其它用电设备二级负荷三级
然功率因数推荐值,可按表5.3.3—2采用。
第5.3.2条照明。
一、照度标准应按现行的《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执行。
二、走道、门厅、餐厅、宴会厅、电梯厅等公共场所应设供清扫设备使用的插座。插座回路(包括客房插座)宜设漏电保护开关。供移动
电器使用时,应选用带接地孔的插座。
三、一、二级旅馆建筑的公共场所如餐厅、宴会厅、门厅等宜设可控硅调光装置。
四、一、二级接馆建筑客房内宜设有分配电箱或专用照明支路。
五、照明装置应选用高效光源及灯具。
第5.3.3条电话和呼应信号。
一、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宜设自动交换机,每间客房宜装设电话分机,其分机号码宜与房间号一致。一、二级旅馆建筑的客房卫生间
宜设副机,各级旅馆建筑的门厅、餐厅、宴会厅等公共场所及各设备用房值班室宜设电话分机。
电力负荷需用系数、功率因数 表5.3.1—2
序
号负荷名称需用系数KX自然平均功率因数cosψ
平均值推荐值平均值推荐值
1总 负0.450.40~0.500.840.80
2总电力负荷0.550.50~0.600.820.80
3总照明负荷0.400.35~0.450.900.85
4制冷机房0.650.65~0.750.870.80
5锅 炉 房0.650.65~0.750.800.75
6水 泵 房0.650.60~0.700.860.80
7通风机房0.650.60~0.700.890.80
8电 梯0.200.18~0.22直流0.50
交流0.80直流0.40
交流0.80
9厨 房0.400.35~0.450.70~0.750.70
10洗衣机房0.300.30~0.350.60~0.650.70
11窗式空调器0.400.35~0.450.80~0.850.80
12总同时使用系数KC0.92~0.94
二、除设有程控交换机的旅馆建筑外,一、二、三、四级旅馆建筑宜设呼应信号系统。
三、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世界钟系统。
第5.3.4条广播和音响系统。
一、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及四、五级高层旅馆建筑宜设广播系统,其紧急广播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程》的规定。
二、一、二级旅馆在床头柜控制台上宜设有能收听不少于三套节目的接收设备。
三、一、二级旅馆建筑的多功能大厅等场所宜设独立式扩声系统。
四、一般广播系统馈电回路应按用户的性质分配,应急广播线路应按楼层和消防分区分配。
第5.3.5条天线和闭路电视系统。
一、一、二、三、四级旅馆建筑应设有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并应能接收VHF及UHF全部电视频道的节目。在有调频广播的地区宜能接FM调
频广播。
二、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有闭路电视设备,有使用要求时可设自播节目设备及节目制作用房。
三、一、二、三级旅馆建筑有使用要求时,宜设保安监视闭路电视系统。
第5.3.6条自动控制。
一、二级旅馆建筑空调设备、通风设备及给排水设备等宜设有自动控制及集中监控装置。三级旅馆建筑宜设有自动控制装置。
第5.3.7条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
一、二级旅馆建筑宜设有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
附录一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一、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
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刘福顺 张妙红 石唐生 郭文 张国柱 杨世兴 张义士 王振声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